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海河会2014]陈灏珠院士:关于特发性短QT综合征的八个问题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4/7/14 19:56:23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特发性短QT综合征(SQTs)在20世纪末才被发现,晚于长QT综合征40余年,以心电图QT间期异常缩短为特征。该综合征发现至今引发不少问题,第十届海河会上,陈灏珠院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顾。

 

  SQTs的发现足以说明心电图学仍值得继续发掘吗?

  SQTs属于异质性、遗传性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病,可致严重缓慢和快速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性猝死,多发于青年后期和成年早期。心电图学虽是历史悠久的诊断手段,但仍有很多特征值得发掘。

  我国学者是否错过命名短QT综合征的机会?

  2000年Gussak等首先提出特发性短QT间期可能是个新的临床综合征,2003年Gaita正式将其命名为短QT综合征。

  但早在1993年时,Algra等就发现QT间期延长(QTc>440 ms)和缩短(QTs<400 ms)者2年随访期内猝死风险均增加,分别是QT间期正常者的2.3和2.4倍。1994年,付勇等报告1例QT间期短的24岁女性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晕厥、抽搐。1997年,张绍良等报告了QT间期短伴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家系,3代41人中11人患病,男女均有,9例猝死。遗憾的是,我国学者都错过了命名或参与命名这一新病种的机会。

  特发性SQTs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够特异吗?

  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症状或仅有心悸、头晕,重者晕厥、抽搐和猝死,取决于伴发心律失常。常见心脏停搏(34%)、心房颤动(24%)、家族心脏性猝死史(30%,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运动和休息时均可发生)。心电图表现主要为QT间期缩短,包括QRS间期、J点、ST段、T波升降支、T波间期等一些间期和波形,这些波形可发生变化如ST段短或缺失、J点至T波顶峰的间期短(80~120 ms),T波狭、陡、高而尖。

  QT间期相对固定,不随心率增快而再缩短。有时随心率减慢反而缩短,心率增快反而延长。可见本综合征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都颇具特征性。

  如何定义QT间期缩短?

  QT间期是实测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止之间的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开始到复极完毕。一般认为其正常值为320~440 ms。随性别、年龄、心率而变化,要查表以相同性别和心率的正常值比较才能判断是否正常。

  曾认为心率80次/分以下,QT间期<300~320 ms可定为短,我国学者提出实测QT间期<300 ms定为短QT较为可取。但对判定为短QT综合征的QT间期值而言,目前国际尚无统一意见。

  Gollob的特发性短QT综合征积分诊断标准合理吗?

  SQTs的判定标准有5个评分指标:QTc(<370 ms为1分、<350 ms为2分、<330 ms为3分)、J点至T波波峰间期<120 ms(为1分)、临床病史(心脏骤停史为2分、有多形性室速或室颤纪录为2分、有原因未明的晕厥发作为1分、心房颤动为1分)、家族史(一级或二级亲属高度可能换SQTs为2分、一级或二级亲属患心脏性猝死但尸检阴性为1分、婴儿猝死综合征为1分)以及基因型(基因型阳性为2分、受累基因重要性尚不明确的突变为1分)。根据上述指标,评分为2者为低患病风险,3分者为中危,4分者为高危。

  此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情况、家庭史、基因型等来判断是比较合理的,此标准敏感性高达95%。当然,诊断时还需排除后天性原因,即继发性QT缩短。

  SQTs的遗传基础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是什么?

  SQTs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也有散发病例报告。迄今为止,发现5个致病基因突变,分别命名为SQT1、SQT2、SQT3、SQT4和SQT5,后两者心电图还可显示有类似Brugada综合征的表现。

  影响QT间期的因素,在器官和组织水平上主要为兴奋在心肌间传导速度的快慢和距离长短,在细胞水平上的体现主要是细胞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长短。在分子水平上,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取决于细胞膜的内向钠和钙离子流以及外向钾和氯离子流的流量、特性和它们相互间的平衡。

  短QT间期如何引起心律失常?

  目前认为主要是SQTs患者的内层心肌细胞和中层心肌M细胞复极较外层心肌快,其“透壁复极离散度”增大,细胞各自不应期有差异,构成折返通道引起心律失常。

  如何防治SQTs?

  对SQTs至今无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防治建议。主要原因是发现患者较少,难以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病的规律尚未阐明。

  对疾病的最佳防治措施应该是针对病因的防治,但目前对纠正基因突变的基因治疗措施还未实用。目前防治本病的目标为延长QT间期、消除伴发的心律失常并防止其发作以及防治心脏性猝死。

版面编辑:聂会珍  责任编辑:徐竞鸥



短QT综合征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