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冠脉共病的处理、瓣膜移位等均是TAVR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要挑战。那么,临床实践中,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如何做好冠脉风险评估及冠脉共病的处理?对于瓣膜移位,又应如何做好预判?在中国结构周2021暨第五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会议期间,本刊记者现场特邀采访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罗建方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专题解析。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心病TAVR——冠脉风险评估与注意事项
《国际循环》:临床实践中,主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非常常见。那么,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在实施TAVR时应如何做好冠脉风险的评估?有哪些注意事项?
罗建方教授: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与冠心病存在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等。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关注主动脉瓣狭窄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首先,遇到胸闷胸痛患者,要警惕冠心病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存在,做好心脏杂音的听诊来进行初步筛查。这主要是因为主动脉瓣狭窄同样会引发类似冠脉缺血的症状。其次,遇到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也需要关注是否合并冠心病。因此,临床实践中对于TAVR患者我们有必要行冠脉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共病的情况。
对于合并冠心病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缺血。除了通过冠脉CT评估是否存在狭窄外,还要应该考虑功能学检测(CTFFR)评估冠脉功能。就干预而言,相关指南推荐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或冠脉狭窄时,建议对≥70%的近端血管狭窄进行处理,远端血管需根据冠脉供血具体情况具体选择。若遇到多支血管病变,若SYNTAX评分>33分且患者可耐受,可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和同期搭桥手术(CABG)。
目前,结合中国实践(绝大多数中心PCI已相当成熟),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合并需处理的冠脉病变, 可以首选考虑介入治疗。至于PCI与TAVR孰先孰后,鉴于目前我国所应用的瓣膜大多为自膨式,TAVR瓣架会覆盖冠脉开口,导致后续治疗难度增加,故一般推荐先行PCI后行TAVR。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患者的年轻化,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增加。因此,对于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要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解剖、TAVR瓣膜情况选择适宜的干预策略。例如,PCI指引导管的选择一般需更小一点,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延长导管。使用球扩瓣TAVR,后期处理冠脉病变时会更容易。因此,对于相对年轻的患者,行TAVR时可适当考虑选择瓣架较短的产品。
TAVR瓣膜移位的解剖预测因素
《国际循环》:今年您团队发表于《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的一篇研究分析了与瓣膜移位相关的解剖预测因素,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罗建方教授:相较SAVR,TAVR人工瓣膜是依靠径向支撑力锚定在主动脉瓣根部,存在较高的瓣膜移位风险。我国TAVR以自膨式瓣膜为主,因此对于TAVR患者瓣膜移位风险更加不容忽视,尤其是前跳问题。
我们团队在岭南瓣膜联盟中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主动脉瓣的瓣下、瓣中及瓣上结构(流出道、瓣环、窦管结合部(STJ)等)会影响瓣膜的移位。因此,临床实践中,我们除了要坚持标准操作方法进行瓣膜释放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情况,仔细分析流出道的锚定区、瓣环、瓣上结构、升主动脉锚定区等,做好预判,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瓣架移位的概率,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和相应处理。
文章发表后得到了众多专家的关注,我们也计划基于这些数据进一步扩大研究规模。鉴于该研究针对的是第一代国产自膨式瓣膜,其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推广应用至其他瓣膜仍需进一步观察。希望未来相关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改善TAVR预后。
瓣膜联盟+瓣膜会——平台发展助力岭南瓣膜介入事业腾飞
《国际循环》:2018年您参与筹备了岭南瓣膜联盟,今年又举办了首届岭南瓣膜会,极大地推动了岭南瓣膜介入领域的发展,那么您对平台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划?
罗建方教授:在冠脉介入时代时,我们的前辈们说,“你只要在全国走一遍,就可以看到冠脉介入不同阶段的水平”,那时候我们就是土法上马,快马加鞭地追赶,但忽略了质量和同质性。但是今天,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一个技术的成功推广首先需要做好规范化培训。岭南瓣膜联盟的成立初衷就是希望提供一个平台,相邀领域专家共商发展大计。 首先,就是从规范化培训入手,共同摸索前行,让技术从初级、中级到高级逐步进阶。其次,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分享经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家对瓣膜病的认识,并充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
再次,我们不仅要把量做上去,还要进行相关数据积累,为实践提供证据。总的来说,联盟成立后,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地区瓣膜介入事业的发展。未来,联盟还将继续加强会议组织、沟通交流、数据总结,到更远的地方,推向大湾区,推向国际。
专家简介
罗建方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任职: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 (FACC)、欧洲心脏病协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 (FSCAI)、首批Global Hybrid Algorithm Community国际认证Hybrid CTO带教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导师。带教启动自膨瓣TAVR中心超100家,球扩瓣TAVR认证带教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