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熟悉的SYNTAX试验早期数据似乎给我们一个结论:对于复杂的冠脉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冠脉搭桥和介入治疗都是可行的,并且介入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主要的终点事件并没有明显增加,只是介入治疗的重新再血管化治疗几率有所增加,对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给了我们介入医生很大的自信。
我们大家都熟悉的SYNTAX试验早期数据似乎给我们一个结论:对于复杂的冠脉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冠脉搭桥和介入治疗都是可行的,并且介入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主要的终点事件并没有明显增加,只是介入治疗的重新再血管化治疗几率有所增加,对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给了我们介入医生很大的自信。
但来自ESC 的最新消息值得我们深思,D P Taggart教授对SYNTAX实验的数据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对于并不严重的冠脉病变,介入治疗与理想的药物治疗相比对改善预后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对于病变严重确实需要干预的患者,PCI 和CABG均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同时PCI治疗的患者重新再血管化几率增加;冠脉病变更严重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CABG对提高生存率和避免重新再血管化均有明显优势。
SYNTAX试验的设计科学合理,目前过渡时期的数据提示我们:病变不严重的患者是否不一定需要介入干预,要根据缺血症状的存在决定治疗策略,合理的药物治疗还是介入治疗?一年的观察表明 PCI 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18%)高于CABG(12%),尤其介入治疗组重新再血管化几率明显增加,CABG仍然是研究者认为复杂病变的较好选择,也许CABG的优点在2-3年后更加明显?同时CABG组一年的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加(2.2% vs 0.6%),是手术相关还是与PCI术后更严格的药物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抗高血压、ACEI药物)有关?对于不能和拒绝行冠脉搭桥的患者介入治疗应该是合理的,同时也是搭桥术后再血管化的无奈选择。
这就给我们提出对于不同冠脉病变,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治疗策略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尤其在我们目前面临的复杂的医疗环境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